W66利来国际

打造站城融合新标杆,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交通枢纽投运

发布日期:2025-08-12
【字体:打印

  近日,由W66利来国际旗下W66利来国际八局承建的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交通枢纽正式投入运营。作为全国首个含“拆、改、建”的TOD综合交通枢纽,项目开通运营后对绍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航拍 (1).jpg

纵横交错 建设区域交通新枢纽

  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项目A区块,总建筑面积54.88万平方米,融合“交通枢纽+城市门户+双创社区”三重身份,是浙江省重点工程、绍兴市一号工程,也是集商务办公、科创研发、星级酒店、商业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城市大型综合交通综合体。

示意图.webp

  此次投入运营的交通枢纽区域位于A区块核心位置,总建筑面积22.13万平方米,绍兴地铁1号线、5号线从地下经过,杭甬客专、杭绍台高铁两条铁路线交会于此,构建起通往杭州、上海、南京等城市的快速通道,承担着绍兴“城市向北”重塑发展格局的使命。

智慧人文 打造站城融合新标杆

换乘圆厅 (3).JPG

项目进出站口穹顶

  项目进出站口的巨幅穹顶形成开放流动的空间形态,以通透明亮的换乘环境、智慧高效的服务系统,全方位重塑城市门户出行体验。

  项目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,规划了网约车、出租车“双进双出”交通流线,利用高铁线下空间布置停车场和公交、客运交通流线,通过分层立体、一体共构,实现双“铁”联动、人车分流“无风雨”和“零距离换乘”体验。出站后区块内还规划了商务酒店、会展中心、商务会议中心以及人才公寓等配套,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,为来绍旅客及商务人士提供便利。

乌篷船.JPG

  区块内结合乌篷船水景、人行连桥、黄酒文化景墙、名人雕塑等元素,利用泛光照明、雾森水幕等技术手段,构建古今对话的文化体验,展现绍兴“水乡、桥乡、酒乡、名士乡”的城市印象。

临铁涉航 匠心攻坚复杂业态

局轨道公司照片 (9).jpg

  作为全国首个紧邻营运高铁线路,同时包含“拆、改、建”的TOD综合交通枢纽,项目涉及高铁、地铁、水利、高速、隧道、房建等多种业态施工,基坑工程、交通导改难度大,内外管理协调复杂。

雨棚 (2).JPG

  项目距离高铁雨棚最小距离仅9米。为保证改造期间高铁正常运营,项目动态模拟施工对人、车流的影响,增设码头、钢便桥、动态行车道,采用“小半径群塔”模式作业规避运营线路,将对交通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。

  过程中同步实施“拆、改、平、建”4项工作,将基坑整体划分为13个单元,采用“三次跳坑法”开展同步施工,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拟土方开挖流线,克服了临江基坑、复杂地质扰动、支护结构复杂及材料运输受限的重重难关,保障施工生产安全高效推进。

高效履约 千吨“巨冠”拔地而起

修图 (3).jpg

  高铁站房外集散大厅钢屋架的搭建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另一大挑战。钢屋架需分为东、西两区依次提升,东区长170米、宽74米、重1600吨,西区长180米、宽106米、重2800吨,总提升面积1.25万平方米,单个构件最重达15吨,属于大吨位、大跨度、大面积的超大型构件高空整体提升。

  项目应用高智能化提升平台,创新“超大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”,东、西区累计设置68台液压同步提升器,以每小时3米的速度稳定爬升。同时应用全站仪、应力应变监测仪、风速仪,全时段监测保障管桁架安全、精准对接,顺利完成了4400吨的大跨度、大面积的超大型构件高空整体同步提升。

  高峰时期,现场建设者超1200人,登高车、曲臂车、吊车等大型机械140余辆,40天内完成了6000余吨钢结构施工,100天内完成6万平方米玻璃幕墙、铝板安装、2.6万平方米精装修以及2.4万平方米室外园林的施工,有力保障交通枢纽区域如期运营。(W66利来国际八局供稿)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 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W66利来国际  |    | 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
信访投诉平台

Copyright © W66利来国际股份有限公司
W66利来国际办公信息系统
W66利来国际移动办公系统